问题 | 2020民事诉讼办案期限是多久? |
释义 | 【为您推荐】黄州区律师 蒙城县律师 江宁区律师 泗洪县律师 鄞州区律师 铜山区律师 浦江县律师 越秀区律师 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就民事纠纷提出诉讼后,法院会根据诉讼书审理案件。法院办案也是有期限规定的,不能无限期拖延,那么2017民事诉讼办案期限是怎么规定的?法律咨询网小编就此整理了有关资料,下面我们一起做个简单了解吧。 一、案件审理期限规定 (一)一般规定 1、简易程序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三个月。 3、特别程序 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但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 4、上诉案件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二)特别规定 1、特别程序案件 (1)选民资格案件 人民法院受理选民资格案件后,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 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应当在选举日前送达选举委员会和起诉人,并通知有关公民。 (2)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 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后,应当发出寻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宣告失踪的公告期间为三个月,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一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三个月。 公告期间届满,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被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的事实是否得到确认,作出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的判决或者驳回申请的判决。 二、民事案件审理期限的计算标准 (一)起算标准 案件的审理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计算。 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期限,从立案次日起连续计算。 (二)结案时间标准 人民法院判决书宣判、裁定书宣告或者调解书送达最后一名当事人的日期为结案时间。如需委托宣判、送达的,委托宣判、送达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审限届满前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送达受托人民法院。受托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委托书后七日内送达。 人民法院判决书宣判、裁定书宣告或者调解书送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结案时间遵守以下规定: 1、留置送达的,以裁判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日为结案时间; 2、公告送达的,以公告刊登之日为结案时间; 3、邮寄送达的,以交邮日期为结案时间; 4、通过有关单位转交送达的,以送达回证上当事人签收的日期为结案时间; 5、请示案件的结案时间以批复、复函签发日期为准(参考最高院规定)。 综上所述,针对一般民事案件,法院会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完成审理,做出判决。遇到特殊情况,如案情复杂时,法院可以延期审理。以后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17民事诉讼办案期限的相关知识,如果我们遇到法院拖延,办案不力的情况,可以向上级部门进行反映,更多相关问题您可以咨询法律咨询网临沂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