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是什么?
释义
    【为您推荐】宿城区律师 新宁县律师 蓬江区律师 越秀区律师 夏津县律师 天河区律师 习水县律师
    民事诉讼证据在我国法律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民事诉讼证据的存在,帮助了那些受害者通过一些手段找到一些证据为自己维护证明,同时也可以快速的定位到犯罪的人,极大的有利于我国的公民,所以说民事诉讼证据的相关条例越来越完善,也就是说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越来越全面。那么我国民事诉讼证据特征是什么?
    一、民事诉讼证据特征是什么
    1、客观性
    所谓民事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必须客观存在的事实,即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指民事诉讼证据本身是客观的、真实的,而不是想象的、虚构的、捏造的。为此,一方面要求当事人在举证时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供真实的证据,不得伪造、篡改证据;要求证人如实作证,不得作伪证;要求鉴定人提供科学、客观的鉴定结论。另一方面,要求人民法院在调查收集证据时,应当客观全面,不得先入为主;要求人民法院在审查核实证据时必须持客观立场。
    2、关联性
    所谓关联性,是指证据与证明对象之间具有的某种内在的联系。
    关于证据的关联性问题上,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认为证据应具有关联性。证据材料最终被采信为证据的要经过两个阶段。首先,必须看证据材料是否具有关联性,没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不能考虑采用为证据。其次,对于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还应就其关联性的程度加以评价。
    3、合法性
    所谓合法性,是指证据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不为法律禁止,即具有合法性。
    合法性不仅指证据必须按照法定程序收集和提供,还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条件。概括起来,合法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收集证据的合法性。其次,证据形式的合法性。第三,证据材料转化为证据的合法性。指证据材料要成为证据必须经过法律规定的程序。
    二、民事诉讼证据特征中的联系
    民事诉讼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与合法性是任何一件民事证据必须同时具备的属性,三者缺一不可。但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之间又绝不能等量齐观。客观性是民事诉讼证据的前提属性,没有客观性不可能有关联性和法律性。只有具有客观性的证据材料才有可能具备关联性。只有具有客观性和关联性的证据材料才有可能具有合法性。而在某种意义上,合法性又是最重要的。一个证据材料如果同时具备客观性与关联性但不具备合法性,一般来说它不可能成为民事诉讼证据。例如,《民事诉讼法》第73条规定:“勘验人应当将勘验情况和结果制作笔录,由勘验人、当事人和被邀参加人签名或者盖章。”也就是说,如果勘验情况和结果即使是客观的和与案件有关联的,但如果没有满足合法性的要求,即勘验人或当事人没有在笔录上签名或盖章,它仍不能成其为民事诉讼证据。
    综上所述,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已经非常的完善了,并且三个特征相互联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我国情况的不断变化,我国的相关法律还在不断的完善着这类问题,同时能够帮助我国公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建议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先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知识。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8: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