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立案要多久? |
释义 | 【为您推荐】唐县律师 寮步镇律师 洪梅镇律师 路北区律师 渭滨区律师 沈河区律师 容城县律师 因合同纠纷而走司法程序的时候,当事人会向合同履行地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受到诉讼书后会按照程序办理。一些当事人对民诉法知识了解不到,提交诉讼书后焦急的等待法院立案,对于迟迟不立案的也不知道如何应对,那么民事诉讼立案要多久?小编结合民诉法相关知识给大家介绍下。 一、民事诉讼立案要多久? 民事诉讼立案时间一般为七日内。《民事诉讼法》中有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二、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举证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15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10日。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简易程序法院指定可以少于30日,当事人协商不超过15日。从收到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次日计算。 三、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期限是多久?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 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的审限依据适用的程序确定,按照一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按照二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二审程序的审限。 在民事诉讼中,有很多期限方面的规定,至于民事诉讼立案要多久,并没有具体期限。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是不能超过7天的。当事人提交诉讼书后要耐心等待几天,如果超过期限还没有受到法院的通知,要及时向法院询问情况。遇到法院无故拖延的情况,当事人可以向上级法院投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