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保险法定受益人顺序是怎样进行规定的? |
释义 | 确实,在我的日常生活当中继承问题是大家比较真,一堆的一个问题,因为继承主要涉及到继承的财产也涉及到当事人的一些利益问题,所以大家都比较紧张。保险法定受益人是大家争议的焦点,很多人想了解一下。保险法定受益人顺序是怎样进行规定的? 一、保险法定受益人顺序是怎样进行规定的? 保险继承人存在的条件 1、在保险合同中未明确指定身故受益人。保险身故受益人又称为“保险金领取人”,是指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在保险事故发生或者约定的保险期限届满时,依照保险合同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身故受益人即在保险合同中明确指定的身故受益人。它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多个人时可以按比例分配,也可以按顺序分配。 2、指定的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身故。 只有在同时满足以上两种情况下,才会由保险继承人的继承已故投保人的保险金额。否则将按照投保人指定的保险受益人进行保险金额的分配。 二、保险继承人的顺序 根据中国《继承法》第10条的规定: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个祖父母。第12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在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继承法确定上述继承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婚姻关系; (2)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 (3)近亲属间共同生活密切程度和继承人生与被继承人生前之间的扶持关系的情况, 在两个法定继承人顺序之间,第一顺序人有优先权,即被继承人死后,先由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财产。在没有第一顺序人或者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全部放弃继承财产或者是被剥夺继承权的情况下由第二顺序的继承人继承遗产。在处于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中,各继承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他们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属于何种亲属(是血亲还是养亲或者是扶持关系的继承),均享有继承权。 保险继承人与保险受益人的区别 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继承人包括: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前者指依法的当然继承人,后者指被继承人所指定的继承人。中国法律规定的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与外祖父母;孙子女与外孙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丧偶的儿媳与公婆、女婿与岳父母之间存在着抚养关系的人。胎儿也可充当继承人。法人(包括国家)虽然可以取得遗产,但一般不列为继承人。 首先,小编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如果保险当中有指定的受益人的话,那么指定的受益人肯定是在继承当中排在第一顺序的,其次就是如果没有指定的受益人,那么被保险人是排在第一顺序,除此之外还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两者的区别。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