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死缓是不是可以不死,判处死缓可以不用死吗 |
释义 | 热门城市:通辽律师? 池州律师? 涿鹿县律师? 抚远县律师? 枣强县律师? 赤城县律师? 同江市律师? 武邑县律师? 双桥区律师 相信大家对死缓都有所了解,这是指对犯罪分子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那么被判死缓是不是可以不死呢?其实,这还需要结合在缓刑两年期间的具体表现情况。下面法律咨询网小编为您具体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根据《刑法》第50条的规定,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缓期间或者期满之后,有三种处理结果: 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2、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3、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中国一项独特的死刑执行制度,死缓制度最初是作为共产党的一项刑事政策发端于1951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高潮中,适用对象是没有血债、民愤不大和损害国家利益未达到最严重程度,而又罪该处死的反革命分子。后来在党中央总结实施死缓政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死缓作为一项刑罚制度被正式规定在国家法令中,开始适用于罪该处死,但有悔改表现的严重的贪污、盗窃犯罪分子,并最终被1979年刑法典和1997年刑法典所确认并发展。 从最初的一项政策到被写进基本法律,死缓制度的良性功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因而,长期以来,死缓制度都被视为我国贯彻“少杀慎杀”政策的重要举措。死缓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死缓是党和国家的“少杀慎杀”政策的体现,是限制死刑执行的有力措施。它严格地控制了被执行死刑的人数,使因犯罪被处死的人数减少到最低程度。 2、死缓有利于集中力量打击最严重的犯罪分子,分化犯罪分子,是贯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刑罚制度。 3、死缓鼓励罪犯悔罪自新,有利于死缓罪犯加强改造,争取成为自食其力,有益社会的新人。 4、死缓符合世界限制适用死刑的趋势,表现了中国刑罚的特点,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在了解了上述内容后,相信大家此时已经知道被判死缓后具体该如何处理的,要看犯罪分子的实际表现,如果有故意犯罪的话,那么就会核准执行死刑。因此,关于“死缓是不是可以不死”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