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抚养人的范围包括哪些 |
释义 |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义务抚养的人为其法定抚养人。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的法定抚养人为其父母,包括亲生父母、养父母以及继父母。当然实践中的抚养人范围并不止这点,那到底抚养人的范围具体包括哪些呢?法律咨询网小编为您解答。 一、被扶养人的范围包括哪些 被扶养人分为以下几类: 1、受害人应当承担抚养义务的未成年人。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 2、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 3、受害人的父母。对前两项很少争议,对受害人的父母年龄超过60岁,作为被扶养人,是没有争议的,但对于中年的父母作为被扶养人存在很大争议,是许多案件争议的焦点,也是当事人缠诉的一个原因。 二、承担扶养义务的情况有哪些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新婚姻法仍采用传统家庭养老的模式,而非社会养老。婚姻法规定家庭养老模式主要有三种情况: 1、法定扶养义务,包括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不允许附加任何条件,否则将面临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2、或然义务,即夫妻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在需要时产生。 3、附条件义务,即对父母死亡或无力抚养的未成年人,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抚养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弟、妹有扶养义务;对子女死亡或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赡养义务。对于或然义务和附条件义务,坚持以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作为界定是否为被抚养人的先决条件,符合婚姻法的立法精神,是无可争议。对于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否必须以丧失劳动能力和无生活来源为先决条件呢?对因病、年老(60岁)或其他原因导致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当然没有争议,但对于身体健康状况正常的中年父母,而坚持以丧失劳动能力和无生活来源为先决条件。 通过上文的讲解,相信此时大家都已经知道被扶养人的范围主要是哪些了吧。要是你在这方面还有疑问或者觉得小编整理的文章,不能解决你的疑惑,你都可以来电咨询我们法律咨询网站的在线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