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专利法中哪些情形不授予专利权 |
释义 | 一、专利法中哪些情形不授予专利权 在专利法中,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对于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专利法明确规定不授予专利权。这是为了确保专利的合法性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 2.对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这些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同样不授予专利权。这一规定旨在保护遗传资源的合法使用和避免滥用遗传资源。 二、专利授予的法律依据 专利授予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该法规定了专利的申请、审查、授予和保护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程序。 1.根据该法,只有符合法定条件的发明创造才能获得专利权。这些条件包括发明创造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 2.该法还规定了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如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以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获取或利用遗传资源的发明创造等。 ![]() 三、专利申请的流程步骤 专利申请的流程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申请人需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所属的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在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和说明,以证明其发明创造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2.专利局会对申请进行初步审查。初步审查主要检查申请是否符合专利法的基本要求,如申请的格式、内容是否完整等。 3.如果初步审查通过,专利局会公布该专利申请,供公众查阅和提出异议。 4.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实质审查是对专利申请的技术内容进行深入审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专利法的授权条件。 5.如果实质审查通过,且没有其他人提出异议或异议已被解决,专利局会作出授予专利权的决定,并颁发专利证书。此时,该发明创造就获得了专利权保护。 关于专利申请你还有哪些疑问?在法律网,我们为你提供最专业的法律建议和咨询,助你顺利获取专利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