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中止执行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一、中止执行是什么意思 执行中止是指在民事案件的执行过程中,因为某种特殊情况的发生而使执行程序暂时停止,待这种情况消失后,再行恢复执行程序的制度,一般来说,如果特殊情况情况消失了或情况有所改变,可以继续执行。需要注意的是,中止执行并不是对执行的终止,并不是说直接把程序结束,而是一种暂时的中止,要视后续的情况变化来决定是否继续执行。中止执行的裁定,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 二、中止执行的情形 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 三、执行中止和终结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网提醒您,执行中止和执行终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执行中止不等于案件的实质性终结,执行中止可以在被执行人有财产的情况下申请恢复执行。执行终结的案件是指被执行人按照判决书的内容,或者双方达成的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的案件。执行中止一般适用于对连续执行无实质性影响的事项,如果某一事项可能使执行程序处于长期或不定期的休眠状态,则该事项应适用终结执行。它们具有以下区别: 1.法律效力不同。中止只是暂时终结了本次程序,并不是对案件的终结。终止后,当事人申请执行权利的消灭; 2.结果不同。中止可以再次申请执行,不受申请执行期限的限制。终止是停止执行程序,以后不再恢复; 3.产生条件不同。中止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因发生特殊情况,人民法院需要暂时停止执行程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