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肇事逃逸严重吗 |
释义 | 一、肇事逃逸严重吗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造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吊销肇事者的驾驶证,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所以是比较严重的行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逃逸当事人的责任可以有以下几种认定结果: 1、事故因当事人逃逸,而无法认定当事人责任的场合,无论事故各方的实际责任如何,均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2、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双方均无责任,即意外事故,也要由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3、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逃逸方有安全违法行为或驾驶有错误,他方没有过错,逃逸方负全责; 4、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事故当事人双方均有责任,在确定过错比例的基础上适当减轻逃逸方的责任。 换句话说,一旦带责逃逸,除了罚款之外,驾驶机动车这辈子是没戏了,不仅吊销驾驶证,而且终生不能再考取,处罚还是相当严厉的。 ![]() 二、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有哪些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三、交通肇事逃逸罪判刑几年 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后逃逸,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造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吊销肇事者的驾驶证,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是属于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了。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整理的有关肇事逃逸严重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