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诉讼的管辖地如何确定
释义     一、民事诉讼的管辖地如何确定
    1、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2、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1)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2)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3)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4)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3、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4、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1)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3)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5、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二、民事诉讼案件受理案件的级别管辖
    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除法律规定免除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2、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1)重大涉外案件;
    (2)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1)海事、海商案件
    (2)专利纠纷案
    (3)重大涉港、澳、台案
    (4)诉讼标的大或诉讼单位属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的经济纠纷案。
    4、最高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1)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2)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三、涉外民事管辖法院遵循的原则
    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是指一国法院对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案件的审判权限和各级各类人法院受理第一审涉外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确定,直接关系到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因此,各国都对管辖权极为关注。同时,由于各国所强调的管辖联系因素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的确定原则:
    1、属地管辖原则。即在涉外民事案件中,如果当事人的住所、财产、诉讼标的物、产争议的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其中有一个因素存在于一国境内或发生于一国境内,该国就取得对该案的司法管辖权。在属地管辖原则中,又通常是以被告的住所地作为法院管辖权行使的依据。
    2、属人管辖权原则。即在某一涉外民事案件中,只要一方当事人具有内国国籍,无论他是原告还是被告,也不论他现在居住何处,内国法院对此类案件均具有管辖权。
    3、实际控制管辖原则。即法院对涉外民事案件是否具有管辖权,就看它是否能够对被告或其财产实行直接的控制,能否作出有效的判决。在实际行使中又可分为对人的实际控制和对物的实际控制两种管辖权。
    4、我国确定涉外民事诉讼案件的管辖权是以以下原则为依据的:
    (1)诉讼与法院所在地实际联系的原则。即凡是诉讼与我国法院所在地存在一定实际联系的,我国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2)尊重当事人的原则。即无论当事人一方是否为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前提下,都可以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地点的法院管辖。
    (3)维护国家主权和维护我国公民合法权益原则。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对于管辖法院的确定,不仅有所属地法院的确定,同时也要注意级别管辖、专属管辖,最终才能确定案件的管辖法院。以上便是法律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民事诉讼的管辖地如何确定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法律网的律师。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8: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