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判决书申请执行的期限 |
释义 |
一、判决书申请执行期限 民事诉讼法确定申请执行期限的起算标准,以法律文书生效为前提,以当事人不履行法律文书为依据,以生效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6个月。前款规定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对法律文书生效的标准应作具体分析,准确确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应以被执行人存在逾期不履行法律文书为条件,并结合申请执行人收到法律文书的时间,具体确定申请执行期限的起算点。下面对一审民事判决、二审民事判决的申请执行期限的起算,作出分析。 申请执行生效一审民事判决书的起算时间。双方当事人对一审民事判决均有提起上诉的权利,一审民事判决书因此不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处于效力待定状态。对方当事人如依法在期限内提起上诉,一审民事判决的效力由二审判决书确定,并不存在对此申请执行的问题。双方当事人逾期均不提起上诉,该一审民事判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被告应完全履行该生效一审民事判决。被告逾期不履行该一审民事判决,申请执行就此产生。该一审民事判决申请执行期限的起算日,如果被告逾期不履行一审民事判决时,原告已收到原审判决书并表示不上诉或者丧失上诉权,申请执行期限应以从原审判决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如果被告逾期不履行一审民事判决时,原告尚未收到该判决,申请执行期限应以原告收到该原审判决并明确表示不上诉或者逾期未上诉起算。 申请执行二审民事判决的起算时间。二审民事判决的生效条件与一审民事判决不同,二审民事判决只要送达一方当事人即发生法律效力,而无论另一方当事人后于何时收到。但是,另一方当事人未收到判决之前并不受该二审民事判决的拘束。赋有给付义务当事人收到二审民事判决书后,逾期不履行二审判决书规定的义务,申请执行人有权申请强制执行。在申请执行期限的计算上,如果被执行人已经存在逾期不履行二审判决的情况,申请执行人同时或者先于该时间收到二审民事判决,其申请执行期限以此二审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如果被执行人已经存在逾期不履行二审民事判决,申请执行人后于此时收到二审民事判决书,其申请执行期限应以申请执行人收到二审判决书之日起算。 ![]() 二、到法院申请执行流程是怎样 1、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当事人没有履行判决书的内容,那么另一方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 2、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执行进行审核,受理当事人执行申请。 3、法院收到申请执行书后,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责令被执行人履行法院判决书确定的义务,或者向法院报告财产情况。 4、财产调查,通过申请人提供的财产线索、被执行人限期报告财产、网络查控系统财产调查等方式。 5、法院对被执行人采取执行措施,比如划扣、冻结、拘传、搜查、评估、审计、拍卖变卖、扣留提取、查封扣押、强制迁出、公告悬赏等。 6、被执行人惩戒措施,比如限制出境、罚款、拘留、上失信名单、限制消费、拒不执行裁判罪。 7、发放执行款物。法院通过申请执行人领取和执行款发放工作、 8、申请执行案件进行接结案,比如执行完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终结执行、销案、不予执行和驳回申请。 三、申请执行的管辖法院: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以上就是关于判决书申请执行期限的相关内容,法院判决后,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9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如果您对上述内容仍有疑问,可以咨询法律网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两百三十九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