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人监护权的法律规定 |
释义 | 一、老人监护权的法律规定 1.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对于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他们有权在近亲属或其他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或组织中,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2.当老年人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其已确定的监护人需依法承担监护责任。 3.若老年人未事先确定监护人,则按照一定顺序,由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包括: (1)配偶; (2)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 (3)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但需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同意。 二、监护人的责任规定 监护人的责任涉及多个方面。 1.他们必须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这是其基本职责。 2.监护人需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管理其财产,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擅自处分其财产。 3.监护人还需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确保其法律权益不受侵犯。 4.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也是监护人的重要职责,特别是对于未成年被监护人,监护人应尽力保障其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5.监护人还需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 ![]() 三、可担任监护人的对象 1.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可以担任监护人的对象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近亲属。 2.对于监护人的确认存在争议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有权指定监护人。 3.特别是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情况下,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有监护能力的人将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4.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也可以成为监护人,但需经过未成年人住所地的相关机构同意。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对老人监护权的法律规定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以便在面临法律问题时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 老人监护权涉及多方面法律规定,你是否还有其他疑问?立即点击“立即咨询”,法律网将为你匹配专业律师,解答你的所有法律疑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