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确认劳动关系有没有诉讼时效
释义
    一、确认劳动关系有没有诉讼时效
    1.确认劳动关系的纠纷是有诉讼时效的,该纠纷适用仲裁前置的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对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3.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工资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二、确认劳动关系的劳动诉讼证据有哪些
    在确认劳动关系的劳动诉讼中,需要准备一系列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这些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要证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例如双方的身份证明、营业执照等。
    2.提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劳动者的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安排等证据来实现。
    3.要证明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这可以通过提供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成果、用人单位的业务范围等证据来证明。
    4.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证据外,还可以参考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在收集这些证据时,需要注意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以确保能够在诉讼中起到有效的证明作用。
    
    三、诉讼时效的中断与中止
    在确认劳动关系纠纷的诉讼时效中,中断和中止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1.所谓中断,是指在时效期间内,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等原因,导致时效期间暂时停止计算。
    (1)例如,如果劳动者在时效期间内向用人单位提出了要求确认劳动关系的请求,那么时效期间将会中断,从劳动者提出请求之日起停止计算。
    (2)当中断事由消失后,例如用人单位拒绝了劳动者的请求,那么时效期间将重新开始计算。
    2.而所谓中止,则是指在时效期间内,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情况下,时效期间将暂时停止计算。当中止事由消失后,时效期间将继续计算。
    (1)例如,如果因为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原因导致劳动者无法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确认劳动关系的请求,那么时效期间将会中止。当不可抗力原因消失后,时效期间将继续计算。
    (2)需要注意的是,在确认劳动关系纠纷的诉讼时效中,中断和中止都是有时效期间的限制的。具体来说,中断的时效期间一般为三个月,而中止的时效期间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因此,在行使请求权时,劳动者需要注意时效期间的规定,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时效期间的丧失。
    同时,在收集证据时也需要注意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以确保能够在诉讼中起到有效的证明作用。
    劳动关系确认时效还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如有任何疑问,不妨在法律网提问,我们为你提供权威解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4: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