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关系 |
释义 |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又称为社会劳动关系。人们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彼此之间因劳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物质关系,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劳动关系的性质取决于一定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其特征是:(1)劳动关系是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与劳动本身有直接联系。(2)劳动关系的参加者是劳动者和提供生产资料的劳动使用者,他们之间是一种劳动和分配的关系而非交换关系。(3)劳动关系还包括劳动者彼此之间在劳动中发生的劳动分工和劳动协作关系。与人类社会形态一致,社会劳动关系也经历了五种社会历史形态。在剥削阶级社会,劳动关系体现为剥削和压迫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关系集中体现为劳资关系,即资本家因占有生产资料而剥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形成劳资间的对立和冲突。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是在整体上消灭了剥削和阶级压迫的前提下进行的。劳动关系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建立的平等、互利、同志般合作的新型社会关系。狭义上的劳动关系专指劳动者与劳动的使用者(单位行政或业主)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法调整对象。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结构,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劳动关系:(1)全民所有制单位中的劳动关系;(2)集体所有制单位中的劳动关系;(3)私营企业中的劳动关系;(4)个体经营单位中的劳动关系;(5)联营、合伙企业中的劳动关系;(6)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以及外资企业中的劳动关系等等。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