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
释义 | 一、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一)凡有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单位组织测定土地面积的,以测定的面积为准; (二)尚未组织测量,但纳税人持有政府部门核发的土地使用证书的,以证书确认的土地面积为准。 (三)尚未核发出土地使用证书的,应由纳税人申报土地面积,据以纳税,待核发土地使用证以后再作调整。 注意:税务机关不能核定纳税人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 ![]()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收优惠政策与操作 (一)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是指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城镇土地使用税一般由土地使用权拥有者缴纳。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纳税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由代管人或实际使用人纳税;土地使用权未确定或者权属纠纷未解决的,由实际使用者纳税;土地使用权共有的由共有各方分别纳税。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对象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对象是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土地。 (三)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地点 按照规定,纳税人一般应当向土地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人使用的土地属于不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管辖范围的,应当分别向土地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纳税。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管辖范围内,纳税人跨区使用土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确定纳税地点。 (四)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期限 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期缴纳,具体缴纳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五)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率 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固定税额,每平方米年税额为:大城市0.5元至10元,中等城市0.4元至8元,小城市0.3元至6元,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2元至4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上述幅度内根据市政建设、经济繁荣程度等条件,确定所辖各地区的适用税额幅度;各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将本地区划分为若干等级,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幅度内,制定相应的适用税额标准报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经济落后地区的适用标准可以适当降低,但是降低幅度不得超过法定最低税额标准的30%;经济发达地区的适用税标准可以适当提高,但须报经财政部批准。 (六)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城镇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按照规定的适用税额标准计算应纳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年应纳税额=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单位适用税额 月应纳税额=年应纳税额÷12 三、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如何计算? 城镇土地使用税根据实际使用土地的面积,按税法规定的单位税额交纳。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城镇土地使用税额=应税土地的实际占用面积×适用单位税额 一般规定每平方米的年税额,大城市为0.50~10.00元;中等城市为0.40~8.00元;小城市为0.30~6.00元;县城、建制镇、工矿区为0.20~4.00元。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均采取按年征收,分期交纳的方法。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的相关知识,注意,税务机关不能核定纳税人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