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损害公共财物罪立案标准
释义
    一、损害公共财物罪立案标准
    损害公共财物罪,即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2.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3.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以上述标准来看,破坏公共财物,只要造成损失达到五千元以上,公安机关便会立案调查。
    对于此罪的量刑,分为两个档次: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以及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院在审理时,会根据破坏公共财物的程度及造成的实际损失大小,来具体做出判决。
    二、破坏财产的法律后果
    1.破坏财产的法律后果,主要是指因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而触犯法律的行为所应受到的处罚。
    2.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3.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其法律后果为: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如果行为人使用放火、决水、投毒、爆炸等危险方法破坏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则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相关犯罪论处。
    
    三、故意毁坏财产的主体
    1.故意毁坏财产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2.无论是谁,只要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并且故意毁坏了公私财物,造成了相应的损失,都可能触犯此罪,但在实际操作中,已满16岁的人犯本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对于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除了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额或情节严重外,其动机和目的也是考量因素之一。
    例如,行为人可能出于打击报复、嫉妒心理或其他有针对性的心理态度,毁坏财物以造成所有人的财产损失。
    如何认定“情节严重”?想了解更多关于破坏财产的法律知识,请继续关注法律网。保护公共财产,人人有责,我们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