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有哪些特点 |
释义 | 一、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有哪些特点 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它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采用。 法律网提醒您,取保候审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采取取保候审不能导致引发社会危险,因此能够取得取保候审的人通常罪行较轻,判罚不会太重; 2.取保候审的人在监狱外等待开庭审判; 3.取保候审的被告人需要缴纳保证金或者有保证人; 4.取保候审不影响案件最终的判决。 二、家属怎么去办理取保候审 法律网提醒您,家属办理取保候审的流程: 1.本人或家属及聘请的律师向办案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2.办案机关填写《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经县市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3.提出保证人或提交保证金,经办案机关审查。有保证人的,填写保证书; 4.填制《取保候审决定书》; 5.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规定,交代事项,告知法律责任等。 ![]() 三、法院取保候审多少钱 法院取保候审多少钱没有具体规定,但取保候审的起点数额是一千元。而具体的取保费用应当要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具体情节、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来进行确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七条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起点数额为人民币一千元。犯罪嫌疑人为未成年人的,保证金起点数额为人民币五百元。具体数额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以及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 引用法条: [1]《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