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样的情况下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应 |
释义 | 一、什么样的情况下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应 合同若不具备法律效应,即被视为无效合同。无效合同指的是虽然形式上已经成立,但由于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效要件,因此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合同。这些合同不仅无法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而且一旦被确认为无效,将产生溯及既往的效力,即该合同自始无效。具体来说,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应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 1.合同双方或一方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双方的意思表示不真实。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即当事人的内在意志和外在意思一致。 3.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所述,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口头合同的法律效力 口头合同作为一种重要的合同形式,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但要使口头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必须满足以下三个要件: 1.合同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是所有合同生效的基本前提。 2.合同双方的意思表示真实。口头合同虽然没有书面记录,但双方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且能够相互确认。 3.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口头合同,才能被视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口头合同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日常购物、口头租赁等。虽然口头合同没有书面证据,但在一些情况下,如双方能够证明口头合同的存在和内容,那么口头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 三、签字不盖章的合同有效性 在合同签署过程中,盖章是一种常见的形式要求。然而,并非所有合同都必须同时满足签字和盖章两个条件才能生效。只签字不盖章的合同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同样可以具有法律效力。 具体来说,只签字不盖章的合同若符合以下条件,应认定有效: 1.合同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双方的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合同只签字不盖章,但对方认可或实际履行了该合同,或者合同上有法定代表人的签字,那么这些都可以作为合同有效的证据。 想知道合同审查的要点吗?法律小助手法律网持续为您解答,有疑问随时向我们提问,让我们助您一臂之力!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