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岗位津贴 |
释义 | 摘要:本文为您解读工资福利的问题,并对岗位津贴做了一下总结。 1. 什么是岗位性津贴 按津贴的性质区分,大体可分为三类:岗位性津贴、地区性津贴和生活性津贴。 岗位性津贴又称劳动性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在某些特殊劳动条件岗位劳动的额外消耗而建立的津贴。如夜班工作的夜班津贴,高温环境工作的高温津贴等。 2.岗位性津贴的类型 职工在某些劳动条件特殊的岗位劳动,需要支出更多的体力和脑力,因而需要建立津贴,对这种额外劳的动消耗进行补偿。这种类型的津贴具体种类最多,使用的范围也最广范。 例如,高温津贴,是对从事高温繁重劳动的工人建立的临时性补贴。冶金企业中的炼 铁、烧结、炼焦、炼钢、轧钢等工种,根据其作业环境的温度、辐射热强度和 劳动繁重程度的不同。 建立甲、乙、丙不同标准的津贴。另外还有有毒有害津贴、矿山井下津贴、特殊技术岗位津贴、特重体力劳动岗位津贴、夜班津贴、流动施工津贴、盐业津贴、邮电外勤津贴等,都属于岗位性津贴。 生活是现实的,作为社会的主力军,上班族,面临着多重压力,为社会做出贡献,理应得到应有的报酬。然而当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时,他们为了保住岗位,往往为了工作牺牲健康加班加点。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这里将从职业病的类型、诱发因子等方面分析。 “电脑综合征”、“熬夜综合征”、“星期一综合征”潜伏职场 在都市白领中,现在常常发生一些闻所未闻的“时髦”职业病,诸如“光源综合征”、“夜餐综合征”、“盒饭综合征”等。在所有“××综合征”中,有三种名列前茅,那就是:“电脑综合征”、“熬夜综合征”和“星期一综合征”。这些新兴的职业病正“潜伏”在职场,时时困扰着他们。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职业病 “最近我的咽喉炎又犯了,一直靠金嗓子来上课。”张老师是一所职业院校的老师,她的课经常连上四节,到最后声音都变了,咽喉炎因为这一直反反复复。 一项调查显示,教师由于每天靠声音和粉笔跟学生打交道,长时间坐着修改作业或备课,加之工作压力增大,因此极易患职业病,咽喉炎、亚健康、脊椎病是教师的三大病症。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和公司白领和行政人员一样,教师也是心理科门诊的主要病人。 与教师不同,的哥的“头号职业病”是腰颈椎病。一位的哥算了一笔账,他们一天两班倒,白班开车的时间接近12个小时,有时连吃饭也是在车上解决,坐久了就会腰酸背痛,他和身边不少同事都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据了解,的哥因为久坐影响血液循环,最易发的三大职业病是高血压、腰颈椎病和前列腺炎。 职业病都有“诱发因子” 从长沙市职业病防治院编制的《常见职业病防治手册》中了解到,各个常见行业都有职业病危害。 在制鞋业,工人在黏合与清洁鞋面时均会使用和接触多种溶剂,常见的危害是发生苯中毒及“制鞋匠麻痹症”;在蓄电池行业,工人在多个工序中均可接触铅尘、铅烟,长期可引起职业性铅中毒;在印刷行业,印刷过程中油漆的调制、印刷、洗版、切纸等环节均可产生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最引人关注的是印刷行业工人易患“脚软病”;在家具行业,在锯木、刨木过程中均可产生大量的木尘,吸入粉尘后,可引起支气管哮喘等;在五金行业,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可造成听力下降等。 亚健康:最普遍的“职业病” 虽然亚健康在我国目前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中并未被列入职业病范围,但许多发达国家已将其列为职业病。 小杨在一家媒体工作,经常熬夜写稿。半年下来,小杨明显感觉自己的身体在“透支”,为了缓解这种“亚健康”的状态,小杨试着每天把写稿的时间提前,尽量不熬夜。 像小杨这样处于“亚健康”的都市白领比比皆是,据调查,广州白领九成感觉压力大,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退,裁员依然发生的时下,白领们为了保住岗位,往往为了工作牺牲健康加班加点。 之前有报道称,某些知名公司的白领还曾因为疲劳过度而发生了“过劳死”的现象。所以,平衡工作与生活,是职场白领摆脱亚健康沼泽的不二法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