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准确认定交通肇事中的逃逸行为
释义
    一、准确认定交通肇事中的逃逸行为
    对于“逃逸行为”的定义,理论界与司法实践存在两种主要观点。
    1.有的观点认为逃逸行为仅限于事故现场及其紧密联系的时空范围内,其法律依据在于保护被害人的生命安全,确保其能及时得到救助。这一解释强调了行为人在事故发生后应承担的紧急救助责任。
    2.另一种观点则将逃逸行为扩展到任何为逃避法律制裁而实施的逃走行为,不论行为人是否已完成救助措施。
    例如,如果肇事司机在送伤者至医院后逃逸,这也被认为是逃逸行为。这种观点可能将“逃逸”的范围无限扩大,与立法原意不符,可能导致对行为人的不公平对待。
    二、逃逸概念的法律价值取向
    逃逸概念的立法本意与价值取向关乎刑法的精神。
    《刑法》立法者通过规定逃逸作为加重处罚的依据,旨在强调救助伤员的法律与道德义务,这是对被害人生命权的保护。
    在立法上,对逃逸行为的否定评价体现了行为人违背了抢救伤员这一基本义务的严重性。
    在紧急情况下,救治与否可能直接关系到伤员生命,其重要性远超过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
    因此,逃逸行为的认定应当作限制性解释,以体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以及对生命权的最高尊重。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9: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