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法对盗窃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是什么 |
释义 | 一、刑法对盗窃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是什么 行为人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是盗窃罪。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是一般主体; 2.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法律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盗窃罪和职务侵占罪的区别有哪些 1.主体要件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而盗窃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年满16周岁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均可构成; 2.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对象只能是本单位的财物;而盗窃罪的对象是他人财物,包括公私财物,而且多为犯罪行为前不被自己所控制的他人财物; 3.犯罪手段不同: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实际掌管的本单位财物;而盗窃罪则是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 三、盗窃罪的证据有哪些 1.主体证据。应包括居民身份证明和户籍证明; 2.行为证据。应包括被害人关于在具体时间、地点及位置被盗物品及物品特征的陈述; 3.结果证据。应包括被害人关于失窃的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关于窃得物品的供述,证人关于财物被盗的证言,有关部门关于财物被盗的证明等; 4.主观证据。应包括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占有、使用、出售、出租、出借赃款、赃物的证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承认盗窃犯罪事实的供述等; 5.情节证据。定罪情节证据应当包括价格鉴定、物品发票等证据。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