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作用简析
释义
    一、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作用简析
    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作用是作为毕业生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就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如果未经学校同意,毕业生擅自签定的协议无效。
    二、就业协议书的内容包括什么
    法律网提醒您,就业协议书的内容包括如下:
    1.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应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专业、学制、毕业时间、学历、联系方式等。
    2.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应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单位性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档案接收地等。
    3.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约定的有关内容,可包括:工作地点及工作岗位;户口迁入地;违约责任;协议自动失效条款、协议终止条款;双方约定的其他事宜。
    4.各方应严格履行协议,任何一方若违反协议,应承担违约责任。
    5.其他补充协议。
    
    三、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1.主体不同。就业协议的主体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下依法签订的,只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
    2.依据不同。就业协议依据的是教育部颁发的部门规章,劳动合同依据的是《劳动法》和《民法典》。
    3.内容差异。就业协议可规定毕业生自身情况、就业意向、用人单位同意接收、学校派遣等,而在劳动合同中,依法必须明确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劳动纪律、合同终止条件,以及违反合同的责任等必备条款。
    4.签订时期不同。就业协议一般在学生毕业前签订,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只有等到毕业后方可。
    5.效力不同。就业协议只是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签订的协议,其效力始于签订之日,终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之时。劳动合同的有效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以合同方式确定的,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双方不得随意变更、中止。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8: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