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患者如何有效维护自身权益在医疗纠纷中 |
释义 | 一、患者如何有效维护自身权益在医疗纠纷中 1.双方自愿协商; 2.申请人民调解; 3.申请行政调解;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双方自愿协商; (二)申请人民调解; (三)申请行政调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六条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除责令医疗机构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救治措施,防止损害后果扩大外,应当组织调查,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对不能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二、医疗纠纷处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处理医疗纠纷的基本原则: 1.以医疗事故鉴定为补充证明,不以医疗事故鉴定为解决前置的原则; 2.平等原则; 3.过错责任原则; 4.合法原则; 5.其他基本原则。 ![]() 三、医疗纠纷的种类 法律网提醒您,医疗纠纷的常见情形有: 1.医疗美容损害引起的纠纷。 2.诊疗护理过程所致的医疗纠纷。这类纠纷是医患纠纷中最常见的一类。 3.因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学认知及专业知识局限,或医务人员的解释态度等导致他们认为该医疗后果并非正常后果,而发生的纠纷。 4.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损害纠纷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引用法条: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六条 [2]《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