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开庭后多长时间必须下判决 |
释义 | 一、开庭后多长时间必须下判决 一般法院开庭之后,还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进行案件审理和宣判,即使对于简易审理的案件也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进行审理,涉及到犯罪事实情况较为严重的刑事案件,因为取证调查有一定的困难,还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审理情况延长审理时间。如果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法院应该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将由本法院院长批准同意,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如果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法院应该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的,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二、法院判决书怎么执行 法院判决书的执行是法院判决书下来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网提醒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 三、怎么能查询到人民法院的判决书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一般的法院生效判决书都能查到的。当事人可以携带身份证去当地法院查询,不是当事人需要委托律师一起去当地法院查询人民法院的判决书,网上查询的步骤: 1.百度搜索中国裁判文书网或者当地的法院的官网,点击进入。 2.在搜索款输入对应案件的关键词、法院名称、当事人或者律师名称,点击搜索。 3.点击搜索后,会出现想要查询的判决书。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