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剖析刑事案件的基本审判流程 |
释义 | 一、剖析刑事案件的基本审判流程 刑事案件的基本审判流程如下: 1.审理前由书记员确认各方到庭并宣读法庭规则。 2.由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查明基本信息,告知相关诉讼权利等。 3.法庭通过发问以及举证质证查明案件事实。 4.控诉方与辩护方进行辩论。 5.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 6.作出判决。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法庭审理过程中,对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都应当进行调查、辩论。 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 审判长在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 二、刑事申诉要交诉讼费吗 刑事申诉受理机关不收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的申诉,应当受理;超过两年提出申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受理: (一)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 (二)原审被告人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三)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 ![]() 三、刑事案件判决后多久生效 刑事判决一般在过了上诉期后就生效。一审刑事案件宣判后,判决书送达当事人的第二日起十日内为上诉期。上诉期内一审判决书的效力待定。案件经过二审后,如果二审裁定维护原判决,该二审裁定书为终审裁定,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第二百四十四条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第一十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