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承担违约金的方式有哪些 |
释义 | 一、承担违约金的方式有哪些 承担违约金的方式有: 1.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2.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二、承担违约责任有哪些方式 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如下: 1.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在合同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时,向对方支付的一定金额的金额; 2.损害赔偿,损害赔偿指因合同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时,违约方向对方作出的经济补偿; 3.继续履行,继续履行是指法院或仲裁机关作出判决或者发出特别履行命令,强迫债务人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合同债务; 4.其他补救措施。 法律网提醒您,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三、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情况有哪些 劳动者须交违约金的两种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下两种情形,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如下: 1.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