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解除合同与开除的区别 |
释义 | 一、解除合同与开除的区别 解除合同与开除的区别: 1.两者的运用主体不同: (1)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用人单位可以运用,劳动者也可以运用,双方还可以协商一致共同运用; (2)而开除,只有用人单位才可能运用,劳动者没有这种权力; 2.两者的适用对象不同: (1)解除劳动合同的适用对象是用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和劳动合同制职工; (2)而开除的适用对象则是违犯劳动纪律的合同制职工和固定职工; 3.两者的适用原因不同: (1)解除劳动合同适用的原因是多种性质的,有的是惩戒性的,有的是非惩戒性的; (2)开除适用的原因,则是单一性的,即属于惩戒性的原因。 4.两者的内容不同: (1)解除劳动合同,是终止劳动合同当事人之间劳动关系的手段,属于劳动合同制度的内容; (2)开除是对违反劳动纪律和企业内部劳动规章制度的职工进行的行政处分。 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法律网提醒您,解除劳动合同可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分别解除。劳动者解除的情形有:用人单位未按劳动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未及时发放工资;用人单位以暴力、胁迫或者非法限制劳动者自由的;用人单位解除的情形有:试用期不合格的;不遵守规章制度的;同时与其他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 三、因解除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可以仲裁吗 因解除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可以仲裁。 1.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和劳动者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而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包括执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4.因认定无效劳动合同和特定条件下订立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以及是否续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5.因职工流动、停薪留职、从事第二职业发生的争议; 6.因用人单位裁减人员而发生的争议; 7.因经济补偿和赔偿发生的争议; 8.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9.因用人单位录用职工非法收费而发生的争议; 10.法律、法规规定受理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