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解除监视居住的法律条款
释义
    一、解除监视居住的法律条款
    解除监视居住的法律条款是指《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监视居住如何执行
    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不得指定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法律网提醒,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三、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哪个严重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相比,监视居住更为严重,因为监视居住需要遵守的规定更加严格,具体如下:
    1.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5)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改变的,在24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2.执行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需要遵守以下规则: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5)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6)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3: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