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诉讼时效设立的目的是什么
释义
    一、诉讼时效设立的目的是什么
    诉讼时效设立的目的是,维护社会交易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是诉讼时效制度设立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
    诉讼时效制度虽具有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的立法目的,但其实质并非否定权利的合法存在和行使,而是禁止权利的滥用,以维护社会交易秩序的稳定,进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诉讼时效制度对权利人的权利进行了限制,这是权利人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作出的牺牲和让渡诉讼时效制度又规定了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等制度,此目的在于保护权利人的权利,因此,在适用这些制度时,如果存在既可以做有利于权利人的理解,也可以做有利于义务人的理解时,在不违背基本法理的基础上,应做有利于权利人的理解。有利于司法机关调查搜集证据,正确高效地处理民商事纠纷案件。
    二、过了最长诉讼时效还能起诉吗
    过了最长诉讼时效还能起诉,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当事人未主张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
    
    三、诉讼时效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法律网提醒您,诉讼时效的适用条件有:
    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引用法条: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3: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