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认定侵害名誉权行为的依据,侵犯名誉权的方式
释义
    一、认定侵害名誉权行为的依据
    认定侵害名誉权行为的依据: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如侮辱、诽谤等行为,并为第三人知悉。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对于公众人物提起的名誉侵权之诉,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没有实际恶意的行为,即使确实损害了公众人物的名誉,也不应认定为侵权。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即某个具体的自然人或法人)。
    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
    二、侵犯名誉权的方式
    侵犯名誉权的方式:
    1.侮辱,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
    2.诽谤,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法律网提醒您,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三、侵害名誉权如何赔偿
    侵害名誉权如何赔偿:
    1.财产赔偿。从侵害情节来考虑,侵害情节较重,造成较严重的后果的,可以予以赔偿。
    2.精神损害赔偿。从被侵权人的谅解程度考虑。如果责令侵权人承担非财产责任后,被侵权人能够谅解,就说明被侵权人的精神创伤已经平复,可以不予以赔偿。
    3.从侵权人认错态度考虑。如果被侵权人谅解而侵权人仍不认识错误,则不能因为被侵权人精神创伤的平复而对违法行为不予以制裁,仍应责令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1: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