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法什么时候修改了 |
释义 | 一、刑法什么时候修改了 刑法有广义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在我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广义刑法、狭义刑法相联系的,刑法还可区分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实际上即指刑法典。特别刑法指仅使用于特定的人、时、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国,也就是指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2017年11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审议刑法修正案(十)。继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后,中国先后通过一个决定十个修正案,对刑法作出修改、补充。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法作出修改、补充,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 二、刑法量刑新标准什么时候执行 关于法律的生效时间规定形式一般有自法律公布之日起开始生效、 不作规定,何时实施何时生效、由法律本身规定具体生效时间、规定法律公布后至一定期限开始生效。 法律规范开始生效的时间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法律文件中明文规定该法生效的时间与法律颁布的时间相同。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第30条规定:“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法律文件中明文规定该法生效的时间,但所规定的生效时间晚于法律颁布的时间,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做好法律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75条规定:“本法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而该法颁布的时间是1989年4月4日。 (三)法律文件中没有明文规定生效时间,该法按惯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1982年12月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公布之日起即生效。 (四)法律颁布之后先试行一段时间,通过试行发现法律的缺陷或不足,以便立法机关进行补充修改,再通过法定程序,制定为正式的法律文件,公布实施,在试行期间,试行法律同正式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 三、刑法量刑的原则 据此,量刑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一)首先要以事实为根据 是指以客观存在的犯罪的一切实际情况为根据。 1、查清犯罪构成要件事实 即查清行为人是否符合犯罪主体条件、做了什么、主观上是故意或过失、危害了什么。 2、确定犯罪性质 即正确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犯罪性质不同,社会危害也不同,法定刑也不同。准确定性才能正确量刑。 3、全面考察犯罪情节 此处之犯罪情节是指构成要件以外的其他能够影响社会危害程度的各种主客观事实情况,如未遂、中止、自首、从犯、犯罪的方法手段、后果、动机等。 同一性质犯罪,因情节不同,其总体社会危害程度也不同,因而刑罚处罚也应有区别。 如受迫害杀人与图财害命,犯后逃跑和自首等。 (二)其次要以法律为准绳 量刑要以刑法规定为准绳,依法量刑,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所谓刑法规定,是指: 1、刑法总则有关刑罚方法、刑罚制度(如数罪并罚、缓刑等)及其适用条件的规定。 2、刑法分则有关具体犯罪适用的刑法方法和量刑幅度的规定。 分则具体罪名量刑幅度不能任意突破,除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以外,只能在量刑幅度以内选择适用适当的刑种或者刑度。 3、刑法总则有关从重、从轻、减轻以及免除处罚的规定,如未遂、中止、未成年、主犯从犯等从重从轻处罚的规定。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刑法什么时候修改了的相关内容。通过阅读上文我们可以知道刑法最近的一次修改是在2020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十一),现在已经开始实行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法律网。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五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第三十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