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赔偿金最高为
释义
    一、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赔偿金最高为
    《国家赔偿法》第27条第1款第(2)项规定:“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十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按照这一规定,造成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赔偿范围如下:
    (一)医疗费赔偿
    医疗费的赔偿,应参照人身伤害赔偿的标准计算。
    (二)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方法是:
    第一,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赔偿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
    第二,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赔偿金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
    关于对间接受害人支付生活费的标准参照当地民政部门有关生活救济的规定办理。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受害人给付至18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
    
    二、劳动能力丧失的类型有哪些
    根据劳动能力丧失的伤残鉴定根据时间可分为暂时性劳动能力丧失和永久性劳动能力丧失。暂时性劳动能力丧失是指损伤或疾病致使机体功能障碍,经一段时间的治疗痊愈后,其劳动能力可以恢复;永久性劳动能力丧失是指损伤造成的劳动能力下降或丧失,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治疗仍不能恢复或仅能部分恢复。
    (一)按持续时间可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
    1、暂时性劳动能力丧失:是指损伤或疾病引起的机体功能障碍,使机体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受到暂时的影响,但功能障碍恢复后仍可完成其工作;
    2、永久性劳动能力丧失:是指机体在损伤或疾病以后,尽管经过长期治疗,仍未能治愈,而呈顽固性与持久性,以致不能完成其本职工作或需要改变其原有工种。
    (二)按丧失程度分为:完全丧失和部分丧失:
    1、完全劳动能力丧失:是指不能继续从事本职工作;
    2、部分劳动能力丧失:是指不能从事通常的本职工作,但履行其他较轻工作而无损于健康。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标准
    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经治疗后遗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一)单肢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
    (二)两肢或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含3级)。
    (三)双手或双足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
    (四)完全性(感觉性、运动性或混合性)失语。
    (五)非肢体瘫的中度运动障碍:包括由于肌张力增高、共济失调、不自主运动或吞咽肌肉麻痹等,造成日常起居活动障碍,但在他人帮助下可以完成。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赔偿金最高为的相关知识,以及“劳动能力丧失的类型有哪些”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标准”等相关拓展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七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6: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