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补偿金最多12个月吗 |
释义 | 一、劳动合同补偿金最多12个月吗 无论是员工,还是单位人资,很大部分人都认为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最多至补偿12个月。产生这个误区的根源有二:一是错误理解劳动法及配套规定的意思,认为原来劳动法环境下经济补偿就有12个月限制;二是错误理解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认为第47条规定了经济补偿最多就12个月。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施行后,改变了《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做法,不再限定特定的解除情形有12个月限制,而是统一以劳动者的月工资额作为是否受12个月限制的标准,即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3倍的,经济补偿最多12个月工资,如果劳动者月工资低于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3倍的,则不受12个月限制。 ![]() 二、公司赔偿金拖着不给怎么办 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后,拖着不给经济补偿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被单位辞退要怎么举证 因涉及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而引起的劳动争议的举证范围: (一)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的决定通知等; (二)按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处罚的,提供相应的规章制度。 (三)职工违章违法的有关证据材料等; (四)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情况等; (五)涉及培训费的,用工单位必须提供支付培训费的具体依据及必须服务期限等。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劳动合同补偿金最多12个月吗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小编提醒您,所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法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应当在劳动者按照约定与用人单位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法律网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1]《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