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2年农村遗产继承的顺序和比例 |
释义 | 一、法定继承人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二顺序继承人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继承人在遗产继承中,对于农村遗产继承也需要遵循法律规定的额继承顺序以及继承比例。对于遗产继承,确定继承顺序可以避免继承纠纷,确定遗产继承比例可以保障继承权人的合法权益。下面,律师365小编为您介绍农村遗产继承的有关内容。: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民法典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民法典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民法典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二、法定继承如何划分继承遗产比例 1、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的各继承人均等分配遗产:《民法典》第1130条规定,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 所谓“一般情况”是指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彼此在生活状况。劳动能力以及对被继承人所尽抚养、扶养或赡养义务等方面,情况基本相同,条件大致接近。所谓“均等分配遗产”是指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所取得的被继承人遗产数额比例相同,没有明显差别。 在农村遗产继承中,很多的继承纠纷都是由于继承财产分配不均或者继承顺序有争议导致的。明确法律规定的内容,确保遗产继承按照法律规定操作和执行,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