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5大逃债行为债权人可行使“撤销权”
释义
    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依靠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部分不良居心的人也企图通过表面合法但实际是规避法律的行为,达到隐匿财产、逃避债务、义务的目的。对此,法律有何规定?哪些情况属于表面合法,实际是规避法律?一旦成为对方规避法律的受害者,该怎样拿起法律的武器?昨日,记者采访了青羊法院的法官。
    法官表示,我国的《合同法》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属于表面合法,实际规避法律的行为。另外,债务人将自用财产(房地产、车辆等)所有权登记到他人名下的行为;债务人通过夫妻之间签订离婚财产协议,将共有财产归属于没有债务的一方或子女名下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一次性收取长期租金或其他明显不符合交易习惯的方式,将唯一房产出租等5大逃债行为,都属于表面合法,实际规避法律的行为。“对于这些行为,债权人也可以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官表示。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