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伤残等级认定标准 |
释义 | 一、伤残等级认定标准 伤残等级的认定标准主要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来规定。 1.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1)一级伤残指的是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2)二级伤残则是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3)三级伤残则表现为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4)四级伤残则是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等。 2.生活自理障碍也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二、七级伤残评定细则 七级伤残的评定标准主要参考《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的规定。 1.若职工符合偏瘫肌力4级、全身瘢痕面积≥30%、骨盆骨折内固定术后,骨盆环不稳定,骶髂关节分离或者骨盆骨折严重移位,症状明显者等情形的,能评定为工伤七级。 2.还包括其他如颈部瘢痕孪缩影响颈部活动、面部瘢痕、异物或植皮伴色素改变占面部的10%以上等情形。 这些标准都详细规定了职工在工伤情况下可能导致的伤残等级。 ![]() 三、九级残疾赔偿标准 对于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九级的情况,赔偿标准如下: 1.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 2.当职工离职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同时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职工还可以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和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 这些赔偿标准和待遇都明确规定了职工在因工伤致残情况下的权益保障。 总的来说,伤残等级的认定标准和赔偿标准都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来规定的,旨在保障职工在因工伤致残情况下的合法权益。 对于职工来说,了解这些标准和待遇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在遇到法律问题时维护自己的权益。 职工在工作中受伤,能否得到合理的赔偿和保障,关键在于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关注法律网,我们会持续为您更新工伤赔偿相关的法律知识,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