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下租赁合同无效后损失如何分担的解答 |
释义 | 一、民法典下租赁合同无效后损失如何分担的解答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租赁合同无效后,如果租赁合同有约定的,由合同约定的责任人承担损失,如果没有约定的,有过错一方对无过错一方赔偿。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哪些 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 1.租赁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租赁合同违背公序良俗; 3.当事人不具有缔约能力; 4.租赁合同为当事人虚假的意思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三、租赁合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法律网提醒您,为了维护出租房和承租房的合法权益,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合同。租赁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1.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 2.房屋的坐落面积、装修及设施状况; 3.租赁用途; 4.租赁期限; 5.租金及交付方式; 6.房屋修缮责任; 7.转租的约定; 8.变更和解除合同条件; 9.违约责任; 10.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条款。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