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动产原始取得需要登记吗? |
释义 | 一、不动产原始取得需要登记吗? 不一定,原始取得指因一定的法律事实,财产所有权第一次产生或者不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意志为根据,而直接取得所有权。原始取得主要形式包括:劳动生产、收益、孳息、添附、无主财产、拾得无主物、失散的饲养动物、先占、善意取得、没收、征收、税收。 不动产在以下情形下构成原始取得: 1、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 2、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 3、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 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 二、不动产登记由哪个部门负责? 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确定本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统一办理所属各区的不动产登记。跨县级行政区域的不动产登记,由所跨县级行政区域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分别办理。不能分别办理的,由所跨县级行政区域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协商办理;协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指定办理。国务院确定的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国务院批准项目用海、用岛,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等不动产登记,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规定。 三、办理不动产登记需要什么材料? 申请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1、登记申请书; 2、申请人、代理人身份证明材料、授权委托书; 3、相关的不动产权属来源证明材料、登记原因证明文件、不动产权属证书; 4、不动产界址、空间界限、面积等材料; 5、与他人利害关系的说明材料; 6、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本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其他材料。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在办公场所和门户网站公开申请登记所需材料目录和示范文本等信息。 综上所述,我国颁布过不动产登记条例,旨在规范不动产的登记管理。不动产原始取得的方式多种,包括买卖、拍卖获得、赠与及继承等。如果是买卖方式取得,则需要登记,确定产权归属。而有特殊情况的,比如继承所得,则不用去登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