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仲裁和诉讼区别 |
释义 | 一、离婚仲裁和诉讼区别 离婚不能仲裁。 我国的离婚方式只有两种: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仲裁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争议的解决方式。 仲裁和诉讼区别在于: 1.启动条件不同。 仲裁的前提是当事人双方达成仲裁协议,表明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关。 而民事诉讼不需要双方协商,只要一方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会受理。 2.机构不同。 仲裁委是民间裁决机构,其监督机构是中国仲裁协会,其仲裁员大多是律师和政府机构人员兼职从事; 法院是国家的司法审判机关。 二、离婚纠纷的审理期限 法律网提醒您,审理离婚案件的期限可能在三个月内,或者在六个月内。根据民诉法的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 三、离婚纠纷起诉的材料 离婚诉讼起诉材料有: 1.结婚证。 2.身份证、户口簿。 3.起诉书,起诉书应当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关于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事项的诉求。 4.夫妻共同财产的证明材料。 5.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