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失时 |
释义 | 唐律术语,专指不及时修复堤防、桥梁、道路。秦汉律中即已规定,凡因失修而造成河决、桥梁、道路损坏,均追究在任官员的法律责任。唐代始定为失时罪。《唐律疏议·杂律》规定:“不修堤防及修而失时者,主司杖七十。”若是洪水泛滥,损坏堤防,造成人财损失者,以坐赃论,损失布十匹杖六十,由于以上原因而杀伤人,徒二年半。自此,失时,构成为官吏的职务责任与职务犯罪内容之一。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