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土断 |
释义 | 中国古代东晋与南朝政府实行的本地与外地人统一在所居郡县编著户口、纳税服役的有关法令。西晋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豪族大量迁居江南,享受免除税役的特权。东晋为此多次颁行土断法,取消北来侨民的特权,其中最著名的是哀帝兴宁二年(364)由恒温主持颁布的土断法,又称“庚戍制”。它规定世家大族不得隐匿户口,彭城王司马玄匿五户,“犯禁,收附迁尉”。土断之法的施行,使国家户籍得到整理,政府的剥削对象大为增多,造成了一时“财阜国丰”的现象。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