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徭律 |
释义 | 秦代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之一。徭役是地主阶级对平民(主要是农民)进行超经济剥削的一种形式。秦统治者为了维护徭役剥削,保证地方官吏为朝廷和官府征调徭役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徭律》,对徭役的征发、管理、使用、惩罚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为朝廷征发徭役,不许耽搁,必须立即应征。官吏拖延征发,赴徭失期,都要受法律制裁。还规定:征发徒众兴建城邑、禁苑及公马牛苑囿等工程,要有严格的施工计划,对拖延工程进度、错估用工量等超过两天以上都要依法论处。兴建工程不满一年而有毁损者,司空等要受惩罚。并且“令其徒复修之,勿计为(徭)”(《睡虎地秦墓竹简》第77页)。又规定:凡在苑囿旁边有田地的人,按田地多少出人修筑苑周围墙,也不算在服徭役时间之内。人民不堪忍受繁重的徭役,便以逃亡和登记户口时隐瞒实况等方式进行反抗斗争。统治阶级为了对付和镇压逃避徭役的农民,专门规定对“逋事”(逃避官府役使)和“乏徭”(没有服足徭役时间就逃跑的)的处罚方法。封建徭役制度成了农民最苛刻、最痛苦的负担,广大劳动者不断地以各种形式进行反抗封建徭役剥削的斗争。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正是反人身奴役制的集体表现。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