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 |
释义 | 中国的公益机构主体是事业单位,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益性事业单位,门类齐全,知识密集,人才集聚,是国家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并且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服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科学界定事业单位职能,创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于进一步发挥事业单位作用,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其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制度,明确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和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多渠道筹资机制初步形成,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服务得到加强,在结构调整和体制转轨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改革涉及基本制度的转型,加之事业单位经费渠道不同,情况复杂,改革难度大,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改变传统的单位保障的做法,按照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起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独立于事业单位之外、保障制度规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需要把握好以下六个问题。 一、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总体规划 近年来,我们在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事业单位的医疗保险飞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已经建立,运行平稳,效果较好。养老保险方面,也在一些地区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中进行了改革探索,但由于国家没有出台统一的改革方案,总体上看是滞后的。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影响了人员流动,制约了事业单位的改革;现行事业单位的养老费用由财政或单位负担,单位负担畸轻畸重,一些地区和单位养老金发放出现了困难,不能保证及时足额支付;部分转制为企业的事业单位反映改革前后待遇差距大,影响了改制的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早改主动,晚改被动。为此,应当按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统筹规划,在继续推动事业单位参加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同时,抓紧制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并抓好组织实施。 二、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配套 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涉及职能定位和体制创新,涉及分类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配套。具体地说,就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实行公务员的养老保险制度;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实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建立单独的养老保险制度。 三、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制度 城镇职工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政府上世纪九十年代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借鉴国际经验、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试点表明,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能够较好实施,已经得到广大职工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可。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将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事业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费实行社会统筹,基金现收现付,个人缴费建立个人账户,实行自我积累。 四、确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保障水平 保障水平的确定,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生活需要,过低难以保障基本生活,过高则难以承受。确定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障水平,要统筹考虑这些困素。初步设想,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实施与缴费相联系的待遇计发办法,把养老金的计发与参加养老保险时间长短、缴费多少紧密挂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多缴费多受益。在发给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还可以建立职业年金,发展商业保险,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五、解决好改革成本和平稳过渡问题 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既要着眼于建立新制度,创新机制,同时要考虑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妥善解决改革成本和历史遗留问题。对过去的隐性债务和这次改革时提前退休、内部退养等需要支付的改革成本,应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办法,避免把改革成本带入新制度,影响新制度的入轨和运行效果。为实现新老制度的平稳过渡,需要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机制和逐步过渡的措施:已经退休的人员,仍按原来的标准和办法支付基本养老金;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实行新制度,建立新机制;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加发一定的过渡性养老金。 六、提高统筹层次和走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路子 社会保障遵循的是大数法则,统筹层次高,参加人数多,不仅职工权益能够得到保障,而且在较大范围调剂资金,可以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有条件的地方应实行省级统筹。社会保障要适应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变化,在由单位人向社会人、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时,对退休人员逐步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把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事务交由社会服务机构承担,减轻事业单位社会事务负担。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涉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涉及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涉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进程,适时出台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方案,选择几个省份进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