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欺诈的策略与防范对策
释义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合同已成为经济组织间商务活动的主要形式。然而,也有极少数罪犯利用法律漏洞制造难以预防的合同欺诈陷阱。近日,笔者对柳州市某大型国有企业下属八个单位的八起合同诈骗案进行了专项调查
    

诈骗手法
    

首先,借用他人物品引诱客户。即事先设陷阱,选择假货仓库或堆放场,用假货引诱顾客上门。有人介绍一家贸易公司的总经理孟某,得知南宁某营业部有白糖供应,于是他派黄营业经理前来洽谈。为了骗取黄某的信任,某营业部经理苏某先招待黄某,然后带黄某到“仓库”检查?实际上是别人的糖吗?,黄相信这一点。为此,黄与营业部签订了价值672万元、共计4500吨白糖的供销合同。黄某将672万元全部汇入营业部账户。营业部交付白砂糖810吨,价值仅179万元。此后,苏潜逃,给一家贸易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93万余元。恶意欺骗和勾结。某车站旅客邓、张与乘务员熊某串通,以假货票换取真货票,并以假公章、日期章、假身份证冒充货主冒领铁路运输物资。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在一个车站进行了四次欺骗,骗取了224吨麸皮,价值29万元
    

III.扔掉了少量订单,上缴了大量款项。欺诈者首先给予糖果并预付一小部分货物,以消除另一方的顾虑,达到签订合同骗取大量金钱的目的。陈是一家材料贸易公司的销售员,与茂名中南石化公司有联系?它真的是一家独立的皮包公司吗?经理何某经过谈判,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即何某将向一家材料贸易公司供应1000吨0#柴油。为了骗取信任,他挪用他人的购油款,以高价和低价购买了2辆柴油车,并提前发送给买方。一家物资贸易公司将180万元的油款全部汇入其账户,但他将油款挥霍用于偿还债务和其他用途。一家物资贸易公司造成了超过99万元的巨大损失。以高额利润为诱饵,玩忽职守。欺诈者往往利用高额利润骗取贷款,在短期内偿还本金和支付高额利率,骗取信任,然后长期捉住大鱼,骗取巨额资金。谭原来是南昌的一个拘留所被拘留的欺诈者等待逃跑。逃到柳州后,他用骗来的钱铺路,赢得了有关部门领导的信任,并以经商为名在柳州承包了一家物资供应站。有一次,谭遇到了前物资部主任徐。以销售柴油为名,向徐某借款240万元。谭没有做任何生意,在第二个月向徐偿还了266万元的本金和利息,并给了他巨额“福利费”,以骗取信托。随后,谭某以经营大米为由,承诺以百分之百的高利息为诱饵,两次通过徐某直接从劳务公司骗取现金共计一千二百万元。谭成功诈骗后,他挥霍了一大笔钱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