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补充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释义

1、 什么是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一经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义务。劳动合同签订原则
    

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合同的签订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
    

劳动合同必须依法以书面形式订立。使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只有合法的劳动合同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任何非法劳动合同均为无效合同,不受法律承认和保护。协商一致原则在合法的前提下,劳动合同的订立必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双方履行“协议”的结果,而不是单方面表达意愿的结果。合同主体地位平等原则在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并不是因为性质不同而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任何一方不得对另一方施加胁迫或强制命令。严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施加限制或者强制命令。只有真正实现平等地位,订立的劳动合同才具有公平原则和同等价值报酬原则。劳动合同确定了双方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劳动合同是双重服务报酬合同。劳动者承担并完成用人单位分配的劳动任务。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一定的报酬,并负责劳动者的保险金额
    

III.补充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何
    

1。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
    

以劳动合同作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情况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这是因为劳动过程非常复杂且不断变化。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合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不同。国家法律法规只能规定共同问题,不可能规定当事人的具体权利和义务,这就需要明确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业务或工作需要确定用人条件、方法和数量,通过签订不同类型、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优势,合理使用劳动力。劳动合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
    

劳动合同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这不仅是对合同双方的保障,也是一种约束,有助于提高双方履行合同的意识,促进双方正确行使权利,严格履行义务。由于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稳定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法》第十条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及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但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聘用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就业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就业之日起建立。因此,劳动关系包括劳动合同关系和两种形式
    

如果您的咨询比较复杂,法律咨询网还提供在线律师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9: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