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房地产局能取消合同吗
释义

房地产管理局可否撤销合同
    

房地产管理局的备案可以撤销
    

1,购房合同备案不是合同生效的法律要素。备案程序是一项行政行为。是否备案并不影响购房合同的效力。购房合同签订后,合同双方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或者在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出现后,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认定合同无效或者申请解除合同,本合同也可根据本合同终止。购房合同被视为无效、撤销或终止后,可以撤销已备案的记录。可撤销合同的范围应限于意向表达不真实的合同。根据《合同法》第54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I)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民法通则意见》第七十一条规定:“行为人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种类、质量、规格和数量有错误的理解,如果行为的后果违背自己的意愿并造成重大损失,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在这种情况下,误会是由误会方自身的过错造成的,即误会方的粗心大意,而不是由于他人的欺骗或不当影响造成的”(II)明显不公平的合同。根据中国的司法解释,明显不公平是指一方利用其优势或另一方缺乏经验,导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显违反原则的民事行为平等价值的公平和补偿原则(3)通过欺诈、胁迫或利用他人危险订立的合同。在欺诈或胁迫下订立的合同显然违反了中国民法的自愿原则:一方当事人声称另一方当事人处于危险之中并强迫另一方当事人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而订立的合同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应当利用对方的危险
    

对于上述三个方面,利益受到损害的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撤销行为人故意将虚假情况告知对方或者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虚假的意思表示。胁迫是指威胁损害对方或者其亲友的合法权益,迫使对方违背自己的意愿行事欺诈意图。有以下理由将欺诈签署的合同视为可撤销合同充分体现意思自治原则。欺诈和胁迫属于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只有当事方知道是否存在欺诈和胁迫。是否真实应由当事方自己决定,并尊重自己的意愿保护被害人的利益。可撤销合同被撤销后,其法律后果与无效合同相同,被害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合同。在某些情况下,被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很小,并且期望另一方履行合同义务因此他愿意继续履行合同,以保护他们的直接利益保护善意第三方的利益。通过欺诈或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被视为可撤销的合同,本合同的解除不得用于对抗善意第三方。也就是说,如果一方将其通过欺诈或胁迫手段获得的财产转让给第三方在善意的情况下,被欺诈或胁迫的人不得对善意第三方使用本合同这有利于鼓励交易。将以欺诈和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视为可撤销合同,意味着被害人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申请撤销,还可以保持合同的效力。如果某些合同继续有效并继续履行,则将被撤销增加交易和社会财富
    

根据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回答,房屋委员会必须有权取消合同,因为另一方属于行政部门,同时也管理房地产合同,前提是双方都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已解决。如果您仍有相关法律意见,可以致电法律咨询网在线律师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