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著作权侵权纠纷的赔偿数额如何确定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侵权人应当根据侵权人的实际损失赔偿侵权人。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侵权人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停止侵权所支付的合理费用。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法院应当根据侵权情节,判决赔偿50万元以下。”我国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有三种:1。以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为基础;2以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为依据;三。法定赔偿在司法实践中也有一些具体的做法,我们可以根据最有利的方式选择适用和计算。下面介绍了三种赔偿计算方法的应用及司法实践中的主要方法。以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为基础,可以按照下列方法计算“权利人的实际损失”:(1)侵权减少权利人利润的数额;(2)以出版报纸、书籍或者类似方式侵权的,国家关于稿酬的有关规定,可以参照 3)权利人合理的许可费 4)权利人出售的份数乘以每份利润的乘积 <5)侵权份数乘以每份利润的乘积(六)因侵权致使权利人不能履行或者难以履行许可合同造成的预期利润损失;(七)因侵权致使权利人作品价值损失;(七)确定权利人实际损失的其他方法,诉讼费用也应纳入赔偿范围。提起诉讼可能会产生很多费用,包括:聘请律师的费用、调查取证的费用、制止侵权的差旅费、查阅、收集证据材料的费用、认定是否构成侵权的费用等。被侵权人支付的调查费和律师费应当纳入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范围,使当事人得到充分合理的赔偿。这些费用是被侵权人为停止侵权而必须支付的费用,应当是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根据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法院可以根据被侵权人的请求、直接经济损失和预期利益或者侵权人的利益计算赔偿数额。侵权人不能证明其成本或者必要费用的,其侵权所得为其收入。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一般包括以下三种情形:1)产品销售利润2)营业利润3)净利润,应以被告的营业利润作为赔偿金额。例如,侵权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书面作品,共发行5000册的,侵权赔偿额为该书的单价乘以发行的5000册减去合理的印刷费用,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侵权的情节,判决赔偿50万元以下的,以上规定为法定赔偿。当难以查明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害或者侵权人的侵权利益时,法院应当根据侵权人的过错性质、侵权情节等因素,在法定赔偿范围内确定具体赔偿数额。根据著作权法第49条。法定赔偿的前提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难以计算。赔偿数额由法院决定,一般由初审法院根据侵权情节、侵权影响等方面决定。最高限额为50万元,没有最低限额 <4,精神损害损失 著作权精神损害赔偿只能限于对著作权人身权利的损害,即:,著作权人身权损害赔偿主要包括公民商誉损害赔偿、法人姓名权损害赔偿、姓名权损害赔偿等。超出此范围,不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如:1)未经原告同意,严重违背自己意愿发表作品,对原告声誉和社会评价造成不良影响;2)大量抄袭原告作品,影响广泛,使被告人名声大噪 <3)未经许可,严重歪曲、侵占他人作品 <4),以自己的名义出版原告合作作品,使被告享有盛誉的,未参与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原告作品上签名的,严重扭曲演出形象,对原告社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的,制作并销售原告签名作品,(八)著作权精神损害应当向权利人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其他情形,应当根据损害情况优先适用停止侵权、公开道歉、消除影响等其他民事责任方式,恢复名誉等非财产责任方式。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数额,应当根据被告人的过错程度综合确定,侵权方式、侵权情节、影响范围、侵权利润、承担赔偿责任的能力等因素 如果您想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建议您在法律咨询网上进行在线咨询。专业的律师团队将及时、合法地回答您的问题,保护您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