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学历造假企业能否解除合同 |
释义 |
《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聘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劳动者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法律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因此,如果员工的学术造假行为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劳动合同将无效,用人单位可以以员工造假为由解除劳动合同。2003年,一所著名大学的大四学生张某因期末考试作弊被开除。找工作时,张某申请了一张假大学文凭,然后成功应聘到一家公司。进入公司后,张某从最基层的员工做起。五年后,由于工作能力突出,他成为了公司的人事经理。 2014年,公司拟提拔副总经理,调取张某人事档案时,发现张某在应聘时提供虚假学历证明。后来,公司认为形象受损受骗,遂提出与张某解除劳动合同。张某不服,上诉至法院。 法院认为,张某在实际工作中已适应工作环境和要求,并已完成工作。现在公司不能仅凭张某的学历就谎称劳动合同无效。公司解聘张某的,应当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偿,或者继续与张某履行劳动合同。分析提供虚假学历证明的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无效?不能简单判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的关键在于基本情况是否与工作有关,劳动者是否有义务向用人单位如实说明内容,是否会影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决定。 在这种情况下,张先生在企业工作了10多年,从最基层的员工做起,证明他完全有能力以自己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是否有学历并不影响他的工作能力。当然,张某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应该受到谴责。但这种行为并不产生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更重要的是,张某入职时,公司负责审核张某的学历。当初查不出来的,10年后张某也付不起。因此,公司关于劳动合同无效的主张不能成立。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