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前财产是否属于个人 |
释义 |
1、 婚前财产是否必须属于个人?我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和婚前财产,属于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男女双方不仅可以就婚前财产归属达成协议,还可以就婚后财产归属达成协议。第二,如何区分婚前财产,婚前财产是指结婚登记前取得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工资、储蓄、赠与遗产、不动产等,指夫妻一方婚前取得的财产。没有特别约定的,婚前财产不作为离婚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婚前个人财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一方的婚前财产。 (2)一方因身体伤害发生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只属于丈夫或妻子的财产。(四)一方特殊生活用品。(五)应当属于一方的其他财产。(士兵的伤亡保险、伤残津贴、医疗生活津贴属于个人财产。)三是新婚姻法关于婚前个人财产的规定,婚前个人财产属于个人,婚后财产属于夫妻,除非双方对财产有明确约定。但是,有些特定财产属于个人,不能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过户费属于个人独有财产,不作为共有财产。随着新婚姻法的颁布,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10年以上将过户费转为共同财产的司法解释应告无效。“夫妻婚前财产在结婚8年后将被视为共同财产”早已成为过去。新婚姻法颁布实施以来,法律对夫妻双方婚前个人财产作了明确的详细规定。任何一方的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不会因婚姻关系而逐渐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婚前财产所有权不需要公证。 即使法律认定婚前财产属于个人,在实际婚姻生活中,他也可能不小心将婚前财产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然后将其归夫妻双方所有。如果您对婚前财产的范围和婚前财产的认定不清楚,欢迎您找律师在线帮助您。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