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自相矛盾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释义 |
1、 不一致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合同法将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有效。根据《合同法》第125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根据合同中使用的词语和句子、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合同条款的真义。合同文本以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具有同等效力的,应当推定各文本中使用的词语和句子具有相同的含义。如果每一文本中使用的词语和句子不一致,应根据合同的目的进行解释。 合同条款发生矛盾时,双方应按照上述法律规定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可以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第二,合同生效时间是对合同性质的判断,表明是否有必要履行合同。但是,有效合同发生法律效力时,必须以合同的生效时间为准。合同的生效时间如下: (1)合同成立时即具有法律效力,如总承包合同经签字盖章后成立; (2)合同中如有特别约定,如约定的条件、期限、支付定金等,则以合同为准(三)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应当经认证、公证、登记、核准的合同,经上述程序后生效。三是最新信息(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民法典第466条【合同条款解释】如果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争议用语的含义,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 如果合同文本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订立,并且具有相同的效力,则每种文本中使用的词语和句子应具有相同的含义。如果每一文本中使用的词语和句子不一致,应根据合同的有关条款、性质、目的和诚实信用原则进行解释。自相矛盾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为了避免签订相互矛盾的合同,在签订合同之前,我们应该仔细研究一下合同的内容。签订矛盾合同后,如果要认定合同无效,需要找律师。此时,您可以直接向律师事务所的在线律师咨询。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